日本投降真正原因不是原子弹,美军截获密电,发现日本的真实企图

发布日期:2024-02-11 06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1945年,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,顷刻之间繁华的城市沦为一片废墟,平民伤亡程度比东京大轰炸更甚。

紧接着六天后,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上签字,宣布无条件投降。

因此普遍观点认为,原子弹轰炸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。

直到76年后,一份日本天皇写给关中军统帅的绝密电文公开人们才发现,原来其中另有隐情......

轰炸广岛

1945年4月30日,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在总理府地堡里自杀身亡,随后不久,反法西斯同盟军在柏林巷战中取得胜利,一举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。

彼时放眼世界,仍在坚挺的只有被军国主义武装头脑的日本。

这场全人类的浩劫打到如今,世界各国的损失都相当惨重,为了尽快终结亚洲战场,恢复休养生息,美苏两国决定以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向日本政府施压。

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,面对如此空前的国际压力,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非但没有退缩,反而更加亢奋,频频在太平洋战区与美军交锋,并下令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境内持续烧杀抢掠。

不过显然美国已经不想再与日本纠缠下去,8月,美军方制定在日本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相关计划,随后与总统杜鲁门商议决定,用原子弹胁迫日本投降。

1945年8月6日,日本广岛上空万里无云,民众们照常在街道上穿梭,突然高空中一架美军歼击机掠过,马达运转发出震耳的轰鸣声。

民众们抬头看了看,岿然不动。此前美国空军经常在日本上空飞过,或是执行侦查任务,或是偶尔丢下几枚炸弹,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。

然而片刻之后,突然有一枚黑色的铁球从高空坠落,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到底砸在了哪里,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,迅速膨胀的火光瞬间吞噬房屋,把天都染成血红色,路面甚至像八级地震一样猛烈颤抖!

人们捂着耳朵尖叫,四处逃窜,可是高楼大厦相继坍塌,水泥石砖胡乱砸下来,连最坚挺的防空洞都陷了一半,他们根本无处躲藏,只能被滚滚黑烟裹挟着,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里。

这场轰炸持续的时间虽然短暂,但是给广岛地区带来的伤亡却一直持续着,由于房屋和道路坍塌,救援设备和大型机械无法进入,许多平民在苦苦等待十几个小时后丧生。

除此之外,空气,土壤,水源都被原子弹核辐射污染,不少伤员在饮水之后皮肤灼烧,内脏机能受损,在痛苦哀嚎中去世。

据粗略统计,原子弹轰炸广岛后伤亡总数约24.5万余人。

昔日人口密集的繁华城市,一瞬间化作哀鸿遍野的废墟。

这就是原子弹小男孩的威力。

六天挣扎

美国原本以为,广岛轰炸后足以震慑日本政府,催促他们尽快投降。

可惜军国主义分子已经杀红了眼,并不把平民的伤亡放在心上,他们甚至利用此事煽动舆论,将广岛的遭遇上升到国家和全人民的层面,在国内宣扬对美仇恨论和报仇主义思想。

一时间,日本国内仇恨情绪高涨,被军国主义蛊惑的年轻人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,战斗到底的思想达到了空前的统一,日本天皇和军国主义分子精神大振。

没想到为别人做嫁衣,美国政府勃然大怒,当即下令于8月9日,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。

三日前的人间炼狱再次上演,长崎和广岛一样,顷刻之间分崩离析,据统计,此次轰炸,长崎伤亡总数高达23万余人。

两枚原子弹,两天的时间,竟给日本造成了将近50万的伤亡。

日本政府担心,如果不按美国的意志尽快投降,恐怕在数天之后,美国可能还要投第三第四乃至更多枚原子弹。

于是8月14日当夜,日本天皇召集心腹大臣拟定《终战诏书》,并在八月十五日当天,通过广播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。

这是日本天皇第一次通过广播向民众发出声音,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抗争到底的美梦就此破灭,在天皇宣布投降后的第一时间,在太平洋战区以及中国战区的大量日军纷纷放下武器,向当地同盟军投降。

因此后世总认为是这两枚原子弹起到了给日本最后一击的作用,直到76年后,一封8月15日之前日本天皇紧急写给关东军总司令的密电揭开,人们才发现,在短短六天时间里,日本天皇和政府与中美苏三国之间,还产生过一段暗潮涌动的博弈。

两枚原子弹的轰炸虽然造成了不可逆的伤亡,但这些平民的血并没有让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引以为戒,8月9日之后,天皇曾与内阁大臣秘密商议,想借助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与美军抗争到底。

大臣认为,目前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仍旧占据主动权,完全能够控制该地区的治安和形势发展,如果美国持续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,真的要将日本进行物理消除的话,日本政府大可将核心机构和主力签到关东军所在的中国东北。

以中国东北的广大区域,美国的原子弹恐怕一时半会儿也轰炸不完,而且那毕竟是中国的土地,就算美国真的敢轰炸,中国政府考虑到自身的安全,恐怕也会予以制止。

这是一招借力打力,用中国牵制美国。

况且,东北地区夹在中国腹地和苏联掌控的外蒙古之间,而日本与苏联两国早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,美国如果想对东北地区进行地面作战,还要征得中苏两国的同意。

而且,苏联目前的军事重心还集中在欧洲,一边清扫纳粹残余力量,一边与美国争夺德国的划分权利,想必短时间内抽不出时间来干涉中国东北问题。

只要苏联对日本的行为表示默认,那日本仍旧可以延续。

天皇听完之后信心倍增,他连夜给关东军总司令发了一封密电,要求对方加固关东军对东北地区防务的同时,时刻观察苏联红军的动向。

另外在电文中,天皇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隐忧。

三方压力

随着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席卷全球,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废除了君主制,即便如一些老牌欧洲国家,虽然将王室保留下来,但也都采取君主立宪的政策,君主成为国家的吉祥物。

但日本天皇的性质有所不同,由于明治天皇曾经一手促成明治维新,托亚入欧改变了日本的发展格局,因此在日本近代化改革的浪潮中,天皇家族幸免于难,甚至在保留崇高地位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政治军事决策权。

可以说,日本裕仁天皇也是侵华战争的幕后黑手。

天皇判断:就目前美苏两国瓜分世界,尤其是瓜分战败国的趋势来看,日本将来恐怕会沦为美国的附属,万一美国为了更方便管理日本,彻底废除天皇制度,那么裕仁天皇将会作为侵华战争的战犯送上断头台,他对此深表担忧。

不过裕仁天皇没有想到的是,这封电报根本没有送到关东军总司令的手上,而是被美国间谍中途截获。

杜鲁门看到天皇的担忧以及他们对苏联的希冀后决定逐个击破,他现实派代表与日本商议,同意在战争结束之后保留天皇制度和天皇本人,但同时也要废除天皇干预政治的权利。

与此同时,苏联红军从西欧战场抽离出来,向中苏边境集结,被撕破苏日两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,与日本关东军正面交火。

日本关东军虽然强悍,但远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,再加上苏日条约被撕毁后,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开始破灭,一瞬间士气低迷,连连战败。

就在美苏两国相继向日本施压的同时,中国方面也开始行动起来。

蒋介石当局对东北地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,一味顺从美国的主张,但毛主席却在这场美素联动中看明白了一件事:美国和苏联之所以联手驱逐关东军,其本意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,而是为了实现自身在东北权益最大化。

他们想取代日本占领东北!

国家分裂是毛主席不能容忍的,他立刻下令工农红军北上,一定要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在东北站稳脚跟,并在战争结束的第一时间要求关东军向中国军队投降!

这是一场时间的较量,红军战士日夜不休赶往前线,并与关东军展开激烈战斗,拼尽全力争取把红旗插进东北。

中美苏三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向日本施压,日本关东军毫无抵抗之力,日本政府也逐渐明白,大势已去,只得宣布无条件投降,而关东军也在八月十五日之后分地区向苏联红军,中国工农红军和国民党军投降。

至此,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,而中国也赶在美苏之前,保住了东北三省的主权。

回顾这短短几天,美国投掷原子弹的确在日本投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但不可忽视的是,苏联红军的压力,以及中国军民顽强拼搏,不畏牺牲的抗战,也是这场战争制胜的关键。